媽媽如何避免寶貝不健康的依戀關系

本文Tag標簽:早期教育/嬰幼兒護理??

  對小嬰兒的愿望和需求非常敏感,是安全依戀型嬰兒的媽媽的共同特點。此類媽媽知道小寶貝的心情,而且在和寶貝互動的時候,能夠理解寶貝的感受。在面對面的互動中,她也會有所回應,孩子一有需要便會進行安撫或喂食。

  當然,并不是說只要我們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小寶貝的每一絲風吹草動,并及時給予回應,就可以保證他成為一個安全依戀型的寶貝。安全依戀型寶貝的媽媽應當提供的是“適當、適量”的反應。事實上,研究表明,過度回應和回應不足一樣,都可能造成非安全依戀型的兒童。相反,以同步互動方式溝通的媽媽,更可能產(chǎn)生安全依戀型的寶貝。

  那么,怎樣做才是適當、適量的同步互動溝通呢?比如寶貝哭了,媽媽如果能很快地做出撫慰的回應,則屬于同步互動回應。而如果寶貝只是稍稍哼了一聲,媽媽就緊張萬分地趕緊過去又哄又抱,則屬于過度回應。

  做個袋鼠媽媽——別與寶貝分開太久

  對于新出生的寶貝,媽媽需要付出的時間是非常多的,必須做到隨傳隨到。如果寶貝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處于“離線”狀態(tài),就會讓他慢慢對你的離開與回來都無所謂,因為他并不期望媽媽對自己付出關懷。

  當他長大之后,內心深處對人情泠暖的模板就是,別人對自己都是冷淡的、不友好的,沒有人無條件地真心真意關心自己。不僅這樣,因為小的時候沒有得到適當?shù)年P懷和愛護,這樣的寶貝會潛意識地認為自己是理所當然不值得愛的。缺失了這份自信的孩子,在面對感情問題的時候常常會采取回避的態(tài)度。更嚴重的是,因為壓抑了對別人的關懷的渴望,又因為沒有得到關懷的失落,這種情感有可能轉移到另一方面,即容易變得多動,甚至有暴力傾向。

  做個永遠陽光的媽媽——別對寶貝忽冷忽熱

  哄孩子確實是個重體力活兒,心理與生理都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,這對成人來說真是一種對耐心的考驗。有些媽媽的心理承受能力便在這一過程中有如過山車一般,忽高忽低,有的時候對寶貝呵護備至,有的時候又根本不愿搭理寶貝,一切以自己的情緒為主,從不認為那個不懂事的小東西也有情緒,而且其心理更脆弱。媽媽如此疏離,寶貝自然無法與媽媽形成一個默契的相處模式,因為他不知道媽媽下一秒是會滿臉煩躁還是會把自己又摟又抱。這種不確定性,更加促使寶貝努力為自己多爭取一點媽媽的關心,而他唯一會用的辦法就是大哭大鬧。他想,也許這樣才能引起媽媽的注意,讓她多抱自己一會兒。

  如果寶貝存著這樣的心理,那么,他最害怕的就是媽媽的離開,即使是媽媽回來以后也很難平撫下來。這是因為他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會再次離開,他的心里充滿了不安。這樣的寶貝長大之后最突出的表現(xiàn)就是很不自信,總是需要外界的不斷肯定來確定自己的價值。因為把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外界,內心反倒是空虛的,也就是說,這樣的人得焦慮或憂郁癥的幾率比較高。

  做個沉穩(wěn)的媽媽,別讓自己的情結沒了方向

  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媽媽在和寶貝的相處過程中,做出了一些讓寶貝害怕的動作。比如說,媽媽因為某事,心理受到了嚴重的打擊,以至自己經(jīng)常會不知不覺地陷入一種失神狀態(tài)。這種面無表情的失神狀態(tài),對寶貝來說是一件非??膳碌氖虑椤寢屗坪踝兂闪肆硪粋€人,與自己失去了聯(lián)系的紐帶。此外,還有些媽媽在逗弄寶貝時有失分寸,總喜歡和寶貝玩些驚嚇游戲;而另一些媽媽們,又總是聲色俱厲。這種種不適當?shù)酿B(yǎng)育方式都讓寶貝心神不安。因此,他們便會表現(xiàn)出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動作,似乎想要和媽媽接近,但在親密的過程中又突然停止,仿佛不敢接近。就和媽媽對他的表現(xiàn)一樣,一驚一乍的。

  其實,我們人類的嬰兒同其他動物相比,生命脆弱得如同一塊易碎的玻璃,媽媽的呵護是它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礎。所以寶貝沒有選擇,只能依賴媽媽。如果這唯一可以依賴信任的對象卻是那么不可親近,處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尷尬狀況中的寶貝,其內心受到的折磨是難以言說的。一旦關系變得不再溫馨、安定,即使曰后長大成人,其心理依舊無法放松、釋懷。

  溫馨提示

  一個“忙”字造就了許多無奈且無力解決的新問題,越來越多的寶貝被送給老人或保姆代養(yǎng)。當然,如果在依戀關鍵期,寶貝能與奶奶、外婆、保姆或者爸爸之間形成一種安全的依戀關系,其心理依舊可以健康而陽光。但是,這個前提是,此階段的撫養(yǎng)人一定要穩(wěn)定,不可變來變去,因為寶寶需要一個安定、可信賴的環(huán)境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